基金里的科技医疗继续大跌,继续卧倒不动还是出了
如果科技医药仓位不大,就卧倒不动;如果仓位大,逢高就减些仓,平衡一下基金板块,比如转换到新能源,传媒,农业,有色,证券金融等。
一般基金可以持有6只左右,因为板块轮动较快,前期涨幅过高的基金到了一定时候,要毫不犹豫的减仓或清仓,等调整完了再建仓。
随着注册制的临近,加之24号创业板实行20%的涨跌幅,买基金比买股票的风险小多了。
只要把握好节奏,基金每年盈利在20左右是不难的。
基金本意是用你两三年内用不到的钱做理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你的科技医疗什么时间入的,现在亏损多少,是否在你的承受范围内。
科技医疗,近期调整,长期看好,如果你愿意拿时间换利润,放着不动,总会涨回来。或者更激进一点,补仓摊平成本。
我的科技有诺安,还有十个点左右的利润,医疗有中欧,还有二十个点的利润,但是仓位占比合适,所以不补仓,不会拉高成本,继续持有,不惧一时涨跌,继续持有,耐心等待。
现在的医药行业正由粗放式地增长走向高质量的内生增长,处在一个黄金起点。创新和消费升级仍然是支撑医药行业长足发展的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在政策、人才、资本的不断支持下,这两大趋势不会戛然而止,相反正在愈发强化。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疫苗先后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国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在不断地释放和被满足。
如何应对医药回调?
投资医药行业,还是要回到投资医药行业的初心上,为什么要投资医药行业?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行业三到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行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会不断有优质企业的机会出现。把初心想明白,面对短期的上涨和下跌心里都会安定很多。
反过来讲,我们经常说,择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时候择时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卖出医药要去买什么?目前市场还没有明显的主线,可能周期板块最近表现活跃,但周期板块的基本面是否能支撑它继续上涨?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第二个问题是,卖出了该什么时候买回来?面对一个具备长期向上能力的资产,躲过了下跌,可能也会错过上涨。
因为市场因素带来的调整,其实对投资来说,是比较好的介入机会。
因为如果是产业出现了问题,行业出现了问题,公司出现了问题,比如未来很多成长性业绩可能确定性跌落了,这些是需要担心的,但目前看这些因素都没有出现,医药行业依然是值得长期配置的资产之一。
宁德时代为何突然大跌
第一,碳酸锂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到4月17日已经到了19.5万元每吨,从最高点下来累计跌幅达到了69%,对此中金公司的研报认为锂价下行的趋势还很难看到反转,供给侧什么时候能够出清现在也不清楚,这实际上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预期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资金从上游的锂资源快速撤离,因为碳酸锂价格是新能源行业的风向标,代表着供求关系,在这没有改变之前,资金的持续流出不会改变;
第二,人工智能板块的反复拉高,促动了市场风格的极端化,一边是新能源的持续大跌,一边却是AI的持续新高,这种情形很容易加速市场风格的极端表现,所以大家都明白,目前新能源持续大跌是有资金在不断的卖出,而人工智能能大涨则是新能源锂出来的资金追进去的;
人工智能即将来临,不知道要淘汰多少岗位,到时候国家又怎么平衡就业>题目/h2>
能想到平衡就业已经是好的了,问题是目前来看根本没想过这事,因为还没造成大规模失业。对于人工智能的产生,现在有几种说法。
人工智能会有旧的岗位替代,但是同时也会有新的岗位产生出来
但是这个就我看来完全就是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力所将导致大量失业结果所说的一个善意的谎言。
即使将来会有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是新产生的工作岗位是绝对远远小于被取代的工作岗位的。
就比如一个银行网点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可能有六七个窗口,但是自从人工智能出现以后,现在每家网点最多两个窗口是开着的,就算新产生了一至两位负责操作人工智能机器的人员,但是窗口人员却减少至少四至五位,减少的人员是新增人员的两倍。
人工智能目前并没有对劳动力产生较大影响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目前人工智能还只是大量应用于制造业,在其他行业可能还没有被大量的应用,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动化替代并没有导致就业的明显波动,原因之一是制造业长期处于缺工状态,而自动化首先替代的是这些缺工岗位,所以没有对劳动力供求产生较大影响。
但是我们要想想制造业本身就不被广大年轻人所接受,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干着自由职业,比如送快递,送外卖,开滴滴等等,如果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被大量应用,比如无人驾驶,自动送餐,自动送货,我们再来看看失业人群会有多少?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为了推动高质量的就业转型
但是我们要知道,人工智能它所替代的本就是一些低层次的重复性劳动的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现,要让本来做着这些工作的人员再去重新进行学习深造,我想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难道让四五十岁的人再去学习一些高质量高技术的东西吗?
目前所有希望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人,包括企业,包括国家都是觉得人工智能可能会产生更强大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国家的一个实体经济实力。但是却没有思考过由此而带来的结果。
或者说的不客气一点,可以说人工智能可以带来的对于经济提升的好处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将带来的不良后果,以至于使得许多人宁愿不计后果的去实施,不愿意去考虑将导致的不利结果。
至于将来真的造成了大规模的失业,国家层面该如何去平衡?那这是国家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