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期,四方
02
风景园林概论复习总纲
本次为大家解读的是2008年12月1日丁绍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也是很多学校都会稽核的一本书,本书一共分为12章。
▲《风景园林概论》
分别为:
第一章 风景园林概述
第二章 风景园林简史
第三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第四章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第五章 细部景不雅观设计根本理论
第六章 风景评估与风景方案
第七章 园地方案
第八章 细部景不雅观设计
第九章 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与保存
第十章 城市设计
第十一章 风景园林方案设计图纸表达
第十二章 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
风景园林概论复习目录
▲《风景园林概论》章节目录
下面
03
第一章 风景园林概述
▲第一章 风景园林概述复习逻辑框架
第一章
传统园林的含义
园林式人们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特点以及所节制的技能,通过利用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利用植物、山、石、水、建筑、雕塑等园林要素进行人工构筑,从而形成了一个风景幽美、环境清幽、可以畅达心胸、抒发情怀,便于游憩、居住或者事情,时而也兼作一些生产和宗教活动的宜情面况。
风景园林与各学科关系
1、生命科学:植物学、动物学
2、资源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土壤学、气候学、地质学
3、建筑学:建筑学、城市方案
4、工程技能学:园林工程、园艺技能、环境生态工程、人体工程学、3S技能。
5、文化艺术学:美学、文学、艺术史等。
6、社会与经济学:哲学、环境生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
海内对风景园林学科范畴的认识
(一)江菊渊师长西席把园林学(风景园林)范畴概括为:各种花园、公园、小游园,沿河、湖、道路、城恒海岸而建筑的带状公园以及市远足揽胜地、风景区、教化娱乐地区,紧张供游息生活、环境幽美、艺术哀求、举动步伐质量哀求较高的绿地。
(二)陈植师长西席认为造园学的范畴学应该包括:庭院、都邑公园、自然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水上公园、名胜古迹、环境保护、自然保护、风景资源发展、国上美化、不雅观光奇迹、教化工程等。
(三)刘滨谊教授认为景不雅观建筑学的实践范围
1、宏不雅观景不雅观方案设计
2、中不雅观景不雅观方案设计
3、微不雅观景不雅观方案设计
(四)俞孔坚博上认为景不雅观设计学
1、景不雅观方案
2、景不雅观设计
(五)《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方案卷》将园林学领域确定为
1、传统园林学
2、城市绿化
3、大地景物方案
第二章 风景园林简史
▲第二章 风景园林简史复习逻辑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 意境的涵韵:
A、借助于人工的番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仿照于思尺之间
B、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诸天,然后借助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建成的物境
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不雅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C、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筑之后在根据现成物境的特色做出笔墨的“点题” 景题、匾、联、刻石。
(5)、叠山(掇山)是园林内利用天然石块堆筑为石山的分外技艺
(6)、园林的植物配置:“古、奇、雅”。
全盛期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派头”已完备形成(2)、私家园林的艺术所有所升华。(3)、寺不雅观园林长足发展。
(4)、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腕的利用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第三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第三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复习逻辑框架
第三章
区域景象(或称大景象):
是一个大面积区域的气候条件和蔼象模式。大景象受山脉、洋流、盛行风向以及纬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付区域景象来说,易得到记录的景象变量如气温、降雨量、风、太阳辐射和湿度等要素,对大的在风景园林设计园地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地区,热是一个最主要的景象成分之一。从热量平衡上考虑,只管接管的太阳热辐射较少,但总体上收入仍是大于支出的,从而导致城区的气温高于村落庄。这种征象每每在城市的中央区更为明显,产生了一种在景不雅观学中称为“热岛”的效应。玄色的沥青、混凝土以及屋顶都接管太阳辐射,开释热量,使城市的大气温度升高。常日,大城市在风和日丽的景象条件下,热岛效应会更为突出。
微景象:
由于基底布局特色如小地形、小水面和小植被等的不同使热量和水分进出不一致,从而形成了近地面大气层中局部地段分外的景象即微景象,在很小的尺度内,各种气候要素就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发生显著的变革。
这种小尺度上的变革由以下成分的变革引起:地表的坡度和坡向、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岩石性子、植被类型和高度,以及人为成分。在每一区域内有许多微景象,每一种微景象可以用相同的景象丈量来描述,但是限定于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它与基地所在地区或城市的景象条件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第四章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第四章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复习逻辑框架
第四章
学习目标:
1.园林各构成要素的类型、功能和浸染园林2.各构成要素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园林各构成要素的独立设计和综合设计
丛植:
1.两株丛植
2.三株丛植
3.四株丛植
4.五株丛植
攀援植物的特点:
用场多样占地很少繁殖随意马虎第五章 细部景不雅观设计根本理论
▲第五章 细部景不雅观设计根本理论复习逻辑框架
第五章
人类行为大略分为以下三类:
(1)强目的性行为。即设计时常常提到的功能性行为,如商店的购物行为,展览馆的展示功能,公园的游览不雅观赏功能等。
(2)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气。范例的是抄近路
(3)伴随强目的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这种行为比前面两种更加表示了一种人的下意识和本能。如人们的左转习气
人类对其聚居地和住所的需求:
安全性
领域性
通达性
对环境的满意度
构成空间:
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
第六章 风景评估与风景方案
▲第六章 风景评估与风景方案复习逻辑框架
第六章
适宜性剖析:
风景评估过程的一个主要内容是适宜性剖析。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2个观点,即承载力(Capacity)和适宜性(Suitability),这也是2个常常被互换利用的观点。但是当这2个观点分别用于地皮分类定级时,仍有不少细微的差别。
承载力(Capacity):
承载力是指有能力而有条件或适宜承担、接管某类影响。土壤科学家把地皮承载力定义为根据地皮的潜在用场和对付可持续利用的不同哀求,将多种不同类的土壤组合成特定的单元、亚类和类。与此类似的另一个定义是根据资源的内在和固有的性能以及其由于过去的改造和当前的管理实践而具有的新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其未来的利用办法。
风景方案步骤:
我们把风景方案的方法、步骤简化为5个最核心的内容,即:确立目标、风景调查与剖析、风景评估、风景方案以及履行
第七章 园地方案
▲第七章 园地方案复习逻辑框架
第七章
园地既是指某一块特定的地方。可以是多种多样,社区城市 公园足球场等.园地设计(sitedesign),是针对基地内培植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培植项目的利用功能哀求和方案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根本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园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园地设计既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又使园地中的各要素,尤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担保培植项目能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用,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使培植项目与基地周围环境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第八章 细部景不雅观设计
▲第八章 细部景不雅观设计复习逻辑框架
第八章
美是能够引起人们愉悦、惬意、振奋或使人感到和谐、圆满、轻松、宽慰、知足或让人产生爱或类似爱的情绪、欣赏享受感、赏心悦目感或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客不雅观事、物的一种分外属性。
形式美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响,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色。
以下要素:
1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强调设计时要有一条线为中轴,高下旁边均等,均衡是组成整体要大致相等。
2比例尺度:比例是物体之间各部分比拟的关系。尺度是工具的整体或局部与人干系行为的大小关系。
3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一种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等。韵律是物体要素有规律重复涌现或有秩序的变革。
4比拟和调和:比拟是强调不同,差异性。调和是取得统一的手段
通过强调共性。
5统一与变革:统一是事物之间呼应、关联、秩序和规律性,形成同等的的规律。变革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抵牾,相互对立的关系。
第9章 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与保存
▲第九章 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与保存
复习逻辑框架
第九章
文化资源的观点
文化资源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征象与造诣,包括物质性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性的文化资源。
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紧张存在2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保护工具进行的分类;另一种是根据保护管理的目标进行的分类。
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与保存的意义
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及不可再生性的分外资源,两者每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将彼此分开对待。
在海内每每将“保护”与“保存”混为一谈。“保护”一词是说它不仅意味着要致力于坚持各种文化表达形式的存在,而且要为它们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必要的条件,它强调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保存”一词的词源意为“封存”,强调对变革进行限定。对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保存每每要慎之又慎。
第十章 城市设计
▲第十章 城市设计复习逻辑框架
第十章
城市设计观点仍有许多说法详细分为:
1全过程说--即城市设计是总规-详规-单体设计-小品设计的全过程设计;
2分段说--城市设计是城市培植履行操持中的一个阶段,介于总规与详规之间
3向量说--城市设计是城市形体设计是方案深化的过程;
4同义说--城市设计即为城市方案,无质的差异;
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一样平常包含三个部分:
城市自然景不雅观、城市人工景不雅观和城市人文景不雅观。城市自然景不雅观是城市中所包含的自然山体、丘陵、农田、绿地、河流等要素为主的景不雅观。城市人工景不雅观是指城市中人工构筑的实体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空间环境。城市人文景不雅观包含城市历史、文化民俗、城市活动等内容,对城市人文景不雅观的研究不仅应包含这些人文活动,而且应包含这些人文活动所限定的空间场所景不雅观。
第十一章 风景园林方案设计图纸表达
▲第十一章 风景园林方案设计图纸表达
复习逻辑框架
第十一章
风景园林方案设计的程序
任务书阶段-基地调查与剖析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
当基地规模较大时,应在方案设计之前先作出全体园林的用地方案或支配,担保功能合理,然后再分区分块进行各局部景区或景点的方案设计。当基地范围较小时,则可以直接进行方案设计。
一个合理的方案在设计时应进行功能分区,结合基地条件、空间及视觉构图确定各区的平面位置(如交通的组织和分级,入口、集散广场和停车场的安排、建筑及入口的确定,各活动区域的设置等)。
常用的图面有功能关系图、功能剖析图、方案构思图、各种方案和总平面图。
第十二章 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
▲第十二章 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
复习逻辑框架
第十二章
项目的特点
(1)独特性(唯一性):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或者其供应的
(2)一次性(单件性):即有出发点和终点,任务完成,项目即告结束。
(3)目标性和约束性:任何项目都具有特定的目标,而且这一特定目标的实现总是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4)生命周期性:项目从开始到完成须要经由一系列过程,包括启动方案、履行和结束。项目的生命周期表现出启动阶段比较缓慢,方案、履行阶段比较快速,结束阶段又比较缓慢的规律。
(5)系统性:项目包括人力、物资、技能、韶光、空间、信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为实现项目的目标而相互制约、相互浸染,由此构成一不相对完全的系统。
(6)多界面(也称结合部):项目与外部环境之间、项目内部备种要素之间、项目失落命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之间,都存在浩瀚的营咨部,这些结者部是项目鲁理的量点箱难点。
04
总结
考研理论的学习是一件须要大家坚持的事情,同学们在节制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后,才能更加事半功倍。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风景园林概论》学习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浸染,也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四方也会一贯陪伴着大家,四方手绘,与您同行。